中医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见闻吧(纸扎戏偶)

  由于身体器官老化、功能减退以及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等,老年人心理、情绪产生变化,心理疾病易产生。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重型抑郁约占3.7%-10%,其中约40%-50%为老年期首次发病,影像学研究发现94%的晚发重型抑郁症有静息性卒中,因此晚发抑郁症多为血管性抑郁症。

  心脑血管病常伴发抑郁症,57.6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抑郁症发病率高于阿尔兹海默病中的抑郁症发病率;在中风后的第一年有20%-60%的病人会出现抑郁。

  血管性疾病与抑郁症互相影响,明显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且患者对目前抗抑郁剂治疗反应性低,耐受性差,易出现毒副作用。

  血管性抑郁症患者年老气衰精损,推动无力,血液流通缓慢,壅遏脉管,滞涩不通,极易阻滞气机而郁,即气机郁滞状态,成痰成瘀,易诱发中风,复受情志刺激,心情郁闷不舒,即情志之郁,则会导致郁者更郁。

  气郁日久不愈,由气及血,变生多端。血液津液不得运行而致痰瘀交阻脉络,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阻脉络致新血生化障碍而血虚;瘀血痰凝阻碍血液流通,耗伤气血,使虚者更虚。故久郁致虚,虚久必郁,随着病情迁延,以致愈郁愈虚,愈虚愈郁。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首都多家三甲医院和科研院所,率先开展了血管性抑郁症的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采用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开郁不忘培补气血、调理阴阳,培元不忘理气活血、通络化痰。早发现、早干预、多种疗法相结合,培元开郁贯穿治疗的全过程。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药研发中心主任黄世敬教授深入挖掘和有效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根据血管性抑郁症元气亏虚、气血郁滞基本病机,提出益气开郁基本治法,结合经典名方及老师临床结验,针对“善太息”“乏力”“失眠”“不思饮食”症状,研制成治疗血管性抑郁症通治方——开心解郁方,体现了中医益气开郁法的治疗优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见闻吧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