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疫苗的地方有硬块 为什么宝宝打防疫针的地方有硬块

见闻吧(纸扎戏偶)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6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就会打一些疫苗针从而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对身体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但是大部位宝宝在打完疫苗针眼处有硬块,家长们在不了解情况下,都会非常的紧张和担心,唯恐会给宝宝的身体造成伤害,其实这种情况完全是正常现象。

  如果注射部位仅有小硬块(小于3cm),而无发热、化脓、剧烈疼痛等表现,应该是接种疫苗后,局部的正常反应,因为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家长可以不作处理,当天不要碰到水,一般几天即可消退。

  打针以后出现硬块,应该是与注射有关,可能和注射的时候没有放松有关。还有就是有个别小诊所注射不规范,局部消毒不严格可引起局部脓肿。

  将一只新鲜的土豆切成片,每片约0.5-1厘米厚,大小比硬块略大些。把土豆片覆盖在硬块上,然后用两条胶布固定好,24小时后取下,硬块就可以明显缩小。土豆有抗菌消炎的功效,敷土豆片可以很好的消除红肿的硬块。

  对于由注射预防针所致局部红肿、肿块硬结,可用仙人掌去剌后,揭去外层皮质,取直径4~5厘米的肉质片贴敷,每日换1次,一次半个小时即可,有助于消肿。

  先用毛巾冷敷,冷敷可以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控制炎症扩散、减轻疼痛、降低温度。 2小时后再热敷,将毛巾或纱布叠成方块,浸在60-70度的热水中,稍稍拧干后敷在硬结部位,每5分钟更换1次,持续20-30分钟,每日至少1-2次。热敷可以促进硬结部位的血液循环,起到消散硬结的作用。

  宝宝打预防针的地方,如出现硬块较大、肿痛明显、发热、局部液性波动、破溃等症状,考虑局部感染,形成脓肿,这时候最好赶紧去医院处理为好。

  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禁忌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暂时禁忌;另一类是绝对禁忌。早产儿、难产儿,正在发热或患一般疾病的急性期儿童就属于 " 暂时禁忌 " 。这些宝宝可以在疾病康复后补种。但是,如果你的宝宝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严重过敏体质,就属于 " 绝对禁忌 ",接种疫苗可能发生异常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绝对不可接种疫苗。

  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难产的宝宝应该慎种。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禁种。

  服苗前一周有腹泻的宝宝,或一天腹泻超过 4 次者,发热、急性病的宝宝,应该暂缓接种。有免疫缺陷症的宝宝,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的宝宝禁用。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服液体疫苗。

  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有抽风史的宝宝,严重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患过麻疹的宝宝不必接种。正在发热或有活动性结核的宝宝,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禁用。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宝宝,间隔一个月后才可接种。

  脑及神经系统疾患(癫痫、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等),过敏体质,严重心、肾疾病,活动性结核病的宝宝禁用。发热、急性疾病的宝宝可缓种。

  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免疫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宝宝,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见闻吧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7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