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更要护好肾

  女性怀孕后,全身各系统生理功能都会发生些变化。其中,由于自身及胎儿的代谢产物增多,孕期女性的肾脏负担会增加,导致肾脏形态、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各方面出现改变,进而引发病理性损伤和功能障碍。尤其是本来就有肾脏疾病的妇女,如不积极预防,还可造成原发病的复发和加重,危及...

医药 吃两类药可缓解痛经

  据统计,女性中1/3以上都有过中度或重度痛经的经历,青春期女孩的痛经则更为常见。痛经期间,吃什么药能既有效又安全呢?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两类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抗炎药是首选止痛药。常见的对乙酰氨基酚药物有泰诺林、散利痛(复方对乙酰氨基...

心梗患者有个药物套餐

  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内科急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心脏搭桥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不过,有相当部分患者由于不规范用药,导致术后病情不稳定,发生并发症甚至死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盛力说,心梗后有个“药物套餐”。   抗血小板药物。...

白内障为啥会变成青光眼

  最近医院接诊了一位患者,老大娘60来岁,由于右眼突然疼痛、视力下降,且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前来就医,经过详细检查,确诊其为右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经过及时地救治后,老人的眼压和视力均有明显改善。可是大娘身体一向很好,就是看东西有点模糊,医生说是白内障...

七类人血压别降太低

  张女士今年57岁,去年查出血压高达180/100毫米汞柱,于是开始遵医嘱吃药,并把血压控制在了120/80左右。可她依然感觉不舒服,头晕、头痛。又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后发现,她大脑里一条动脉堵塞了,还在堵塞处形成了侧支循环。张女士的身体已经适应了原来的高压状态,...

心肺耐力,第五大生命体征

  呼吸、体温、脉搏和血压,被称为四大生命体征,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不论哪项异常都会导致严重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近年来,美国心脏协会提出将“心肺耐力”作为评价人体生命状态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心肺耐力是指个人的...

家庭医生 出现这些症状,抓紧去看急诊

  急诊往往是大家在半夜起病时才会考虑到的地方,平时总会被忽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徐昌盛说,曾碰到一位老人,上午10点多时突发胸痛不适,但由于疼痛不剧烈,所以并未重视,吃过中饭后才来医院。在做心电图时突发室颤,心脏骤停,幸亏当时在医院抢救及时,否...

半月板撕裂,切还是缝

  踢球时急速扭转、对撞,奔跑中被绊倒等,都会使膝关节扭伤,导致半月板卡在股骨和胫骨间,引起撕裂。老年人即使没有扭伤、外伤史,但随着关节的退化,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出现半月板撕裂。   半月板是一种纤维软骨,位于膝关节内股骨和胫骨的间隙内,具有稳定膝...

甲状腺疾病不都要忌口

  甲状腺有问题的患者,常听说“忌生冷油腻辛辣发物刺激性食物”,又不能吃“豆制品海鲜牛羊鸡十字花科蔬菜”。然而,这些说法不足为信。   高碘食物。众所周知,碘和甲状腺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很多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都谈“碘”色变。然而,然而,不仅高碘会...

初潮过早,隐藏疾病风险

  女孩的第一次月经称为月经初潮。由于遗传、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种族、地区的不同个体间,月经初潮的年龄存在很大差异。一般认为女孩的初潮年龄为12~14岁,12岁之前发生月经初潮视为初潮较早。近日,美国《预防》杂志刊文,说明初潮早可能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关。...

哮喘患者如何自我管理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治疗。据调查显示,我国城区哮喘患者的症状控制率只有28.5%,总体控制水平不理想。哮喘的治疗目标在于控制哮喘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和减少肺功能的不可逆损害等风险。提高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尤其重要。因此,哮喘患者应...

老年人手抖,警惕这些疾病

  手抖在医学上称为震颤,指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不随意地、有节律性地颤动。临床上手抖分为:静止性震颤、运动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回跳性震颤及震动性震颤等。   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病根多在大脑,皆是因某种疾患使大脑涉及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