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吞虎咽”导致食道裂开7厘米…当心!其实你也常这么吃!

见闻吧(纸扎戏偶)

  新华社近日报道,常州李先生由于吃饭狼吞虎咽导致食道破裂,现正住院治疗。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由于繁忙的工作、学习,吃饭时不得不“速战速决”,李先生的例子给我们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无疑敲了警钟:再忙,吃饭也要细嚼慢咽,小心无妄之灾。

  无独有偶,小任是北仑一家饭店的厨师,去年11月19日下午4点,他和几个同事就早早吃饭了,想着快点吃饭就去开工。

  小任边和同事说话,边猛扒了一大口饭,噎住了。他随手拿起一瓶矿泉水,灌了一大口,想借着喝水把饭冲下去。不料水刚咽下,胸口一阵撕裂般的疼痛,脸色也瞬间惨白。

  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他送到附近医院。胸部CT考虑为食道破裂,随后转诊至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食道破裂不算罕见,但像小任这样裂开这么大一道的,孙医生还是头一次碰到。得知小任发病的原因后,孙主任连连摇头:“饭卡在喉咙了已经造成食道局部压力增高,再喝水进一步使食道内压力增大,最终导致撕裂。这是雪上加霜啊。”

  小任的撕裂位于食道中断,这个位置很特殊,不仅胸腔空间小,还毗邻心脏、主动脉、肺脏重要器官,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考虑到小任还年轻,要尽量保持原有器官的完整性,减少创伤,而且现在消化内镜和胸腔镜技术已十分成熟,最终由消化内科张学松主任医师在内镜下缝合食道。

  张学松主任指出,两种情况或导致病情升级,严重时还可能致命。一种是像小任一样野蛮处理,“这些做法容易使异物在食道滑行时刺破食道壁导致穿孔,而且越陷越深增加拿取难度。还会增加食道局部压力导致食道撕裂。若不慎划破血管则危及生命。”

  另一种则是拖延治疗。发生食道异物后,超过24小时未采取有效措施容易引发食道穿孔并继发感染,感染灶可腐蚀与食道平行的主动脉,导致主动脉破裂发生致命性大出血,还可以引发胸腔、肺部等感染。

  鱼刺、鸡骨头卡在喉咙里,很多人喜欢用干饭强行将刺咽下去,由于刺太大,就很容易把食道扎破,然后把食道旁边的主动脉扎破,引起大出血死亡。

  小孩或成年人换自行车、汽车轮胎时,拧开气门芯后,有高压气体喷出来,如果你嘴巴微张,气体极易喷到嘴巴里,把食道冲破。

  是指除器械、异物、外伤诱因之外,由于呕吐等原因所引起的食道内压增高所致的食道壁全层破裂,这是一种病死率高达25%-100%的疾病。

  有一种食道破裂,刻不容缓。安徽的小李在晚上应酬时喝了二两白酒,当时没啥事,回家睡觉睡到一半,他突然觉得一阵恶心,赶紧往厕所走。“我一进厕所就吐了,但吐的不多,可能是因为晚饭吃的不多的原因。”

  小李说,酒后呕吐很常见,加上自己酒量不好,他也就没放心上。哪里知道,吐完没多久,他开始出现腹痛,就感觉有人在撕扯他的肚子一样。

  “他(小李)来的时候,病情有些凶险,整个人意识是清醒的,但表情相当痛苦,额头冒汗,一直弯腰,捂着肚子。”何忠良主任说。

  “CT检查发现,小李纵膈气肿,食道约第9胸椎体水平细条状致密影,且右侧胸腔有少量积液。结合病史,首先考虑为‘自发性食道破裂’。”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胸腔和腹腔是‘两户不同的人家’,它们之间有个‘天花板’,临床称之为‘横膈膜’,食道经颈部和胸部,胸段通过膈孔与胃腔内腹相连。

  食道一旦发生破裂,不仅容易引起食道外的胸腔组织炎症,并使液体进入胸腔,即胸腔积液。更可怕的是,一旦胃内容物,尤其是胃酸(其pH值只有3,有很强的腐蚀性),跑到胸腔里,那可是致命的风险。”何忠良主任说,为此,他们第一时间给小李做了急诊手术。

  术中,何主任发现,小李右侧胸腔已经出现稀薄的脓性液体,食道中下段水肿明显,周围还有坏死的组织及脓性分泌物,当他们把脓性分泌物清理干净后,看到了小李食道下段及贲门、胃底处有个长约8厘米的大口子,通过裂口可以清晰地看到胃管,这意味着,若不及时手术,小李随时有生命危险。

  手术由何主任、陈国兴医生共同完成,他们用了3个多小时,才把小李食道处撕开的口子,修补、缝合完整。

  术后,小李心窝处撕裂样疼痛消失,整个人轻松了很多,但他因此足足挨了两刀,侧胸和上腹留下了一道约18厘米长的大口子。

  术中,他们发现小李胃内容物已经从胃里流出来了,还好被纵膈胸膜上的一层薄膜包裹着,否则,就更加容易流入胸腔了。

  何主任表示:“目前,自发性食道破裂病因不明,很难预防,可以提醒的是,临床发现80%的自发性食道破裂与呕吐有关,患者会出现心窝处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且可向同侧肩、腹、背等部位发射。”

  研究发现,自发性食道破裂24小时以内手术者,死亡率仅25%;超过24小时,病死率升高至60%;若超过48小时,死亡率可达到100%。

  专家指出要改变4种不良进食习惯:边吃边说笑;边吃边运动,如走路、跑跳、嬉闹等;狼吞虎咽;嘴里含着食物入睡。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见闻吧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